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English

新闻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通知» 新闻动态

首个紧扣新课标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大模型“师承万象”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量: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实现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教育底蕴,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扛起教育数字化转型大旗:研究智能教育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智能教育工具和系统,协同社会各界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创新范式。

在北京市教委的具体指导和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多项创新成果。现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的代表性成果:“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

作为首批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之一,基础教育北京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平台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未来)共同建设。在市教委的具体指导下,工程研究中心和好未来共同研发了首个紧扣新课标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大模型师承万象,填补了教育大模型领域对专业课程标准深度理解与建模的空白。该模型实现了对新课标的深度理解,具备知识理解型智能解题、启发引导式智能答疑、情境创设型智能出题、素养导向型教案生成等教育能力,能有效响应教育场景的实际需求,提升模型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image.png

image.png


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采用知识体系指导数据构建与知识注入模型训练相结合的研发路径。在知识体系指导数据构建方面,依托新课标下的学科知识结构、核心素养要求与关键能力指标,系统整合教材、教辅、试卷、习题、教案、答疑等多元教育资源,构建高质量、结构化的训练数据;在知识注入模型训练方面,针对核心教育需求,采用继续预训练、指令微调和直接偏好优化相结合的训练路径,实现了模型对课程标准内涵的深度理解,显著提升模型在真实教学场景中的适用性、专业性和生成效果。在性能方面,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在教育专业能力与教育应用能力的全面评测中,于同等规模(14B参数量)大模型中综合表现排名第一。

目前,该模型已封装为一体化应用系统(https://smartedu-bnu.tal.com/),入驻市教委AI应用超市,为海淀、东城等区60所学校免费试用。同时,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已在GithubHugging Face等平台上开源基础版本,供开发者进一步改进,以推动教育创新开放生态形成。


附件:“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系统用户手册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804721

E-mail:ai@bn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